01.新課程《體育與健康》體現(xiàn)了實用性、活動性、興趣性和時代性特點,突出了課程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增強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性質(zhì)!
02.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應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體育學習和增進健康的能力。√
03.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保持良好狀態(tài)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04.課程中的《體育與健康》內(nèi)容,就是體育加上健康知識的內(nèi)容!
05.淡化體育教學中的競技化傾向就是淡化技術教學!
06.體育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淡化技能教學。×
07.體育運動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團結合作,所以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合作!
08.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屬于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09.運動除了可以增進人體的生理功能外,更可增進心理功能,使人的態(tài)度積極,穩(wěn)定情緒,舒解壓力及有成就感。√
10.在實施《標準》時,五個學習領域目標在每節(jié)體育課上都要有所體現(xiàn)!
11.普通高中《標準》中規(guī)定,學生在田徑類項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學分!
12.水平六是對全體高中學生的共同要求!
13.高中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成績評價應采用等級評定。√
14.體育評價應實現(xiàn)多樣化,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
(二)、體質(zhì)健康:
01.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與原標準相比,難度有所加大!
02.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在測驗項目上與原標準相比,增加了一些選測項目!
03.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的優(yōu)秀等級是86分以上。√
04.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規(guī)定,800或1000米跑項目達不到50分,即為《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不合格!
05.臺階試驗,主要用以測定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也可以間接推斷機體的耐力。√
06.學生身體的勻稱度是通過身高標準體重來評價的!
(三)、教育科學:
01.全民健身計劃是以全國人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
02.我國是1979年恢復國際奧委會成員國資格的,2008年將在北京舉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
03.“體育,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笔枪糯日艿拿!
(四)、學校體育:
01.《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于199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02.看一個學校的運動比賽成績就能判斷其體育工作的好壞!
03.組織課間操、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是體育教師份內(nèi)的事不應計工作量!
04.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組織形式是體育課!
05.學校體育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教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
06.體育教學教師施加的影響、教學內(nèi)容、教學條件等外因只有通過教師教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
07.間歇鍛煉法是指重復鍛煉之間有合理的休整,它是提高鍛煉效果的一種常用方法!
08.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參與活動,這種體育教學是“放養(yǎng)式”教學!
09.體育的任務是把所有潛藏在人身上的天賦的生理力量全部發(fā)揮出來,沒有各種體力的發(fā)展,就談不上體育的教育,體育的習慣,技能的培養(yǎng)訓練!
10.教材重點是指學生對某項教材在技術上不易掌握的部分!
11.語言的運用對于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階段是不同的!
12.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動作的講解是以動作記憶的方式進入學生大腦的。×
13.為避免學生出現(xiàn)過度疲勞現(xiàn)象,體育教師應該運用教法控制好練習的負荷量和負荷強度!
14.做雙杠支撐擺動的動作示范時應采用正面示范。×
15. “體育的研究性學習”是主張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并使學生通過學習運動的原理,掌握較高的技術動作和方法,提高體育教學“智育”因素的過程!
16.優(yōu)化體育教學過程,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是體育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優(yōu)化的方法就是將教材進行取其精華、排其糟粕,使學生學會一些高、精、尖的技術動作。 ×
17.學生既是教學群體的主體,又是教學個體的主體。作為體育教學中的學生是千篇一律的。為此,教師必須嚴格按照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以反復操練為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達到較好的考試成績!
18.體育課中的“練”就是對所掌握的技術、技能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程度。體育教學有特殊性,每一個技術、技能都必須在練習中掌握。因此,體育教學中的練習方法是單一的、獨特的,它必須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19.隨著《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推出,必須徹底廢除和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以“玩”作為體育課的重要手段,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想、玩中會。×
20.分組教學有分組輪換和分組不輪換!
(五)、術科理論:
01.跨欄跑的過欄技術,擺動腿是蹬、疊、拉,起跨腿是抬、伸、壓!
02.田徑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對第一次起跑犯規(guī)的運動員應給予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規(guī)的運動員均應取消該項目的比賽資格。√
03.國際比賽中短跑的起跑姿勢只有蹲踞式起跑一種。√
04.短跑技術分為起跑、途中跑、終點跑三個部分!
05.在競賽中起跑線和終點線均不在實際測量距離內(nèi)!
06.田徑運動徑賽中,判定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名次順序是以運動員軀干(不包括頭、頸、臂、手、腿和腳)的任何部分觸及終點線后沿垂直平面的先后為準!
07.在接力跑中,每個接棒人都應沿跑道的內(nèi)側跑進!
08.田徑比賽中開表應從發(fā)令槍發(fā)出的煙或閃光開始,停表則從運動員的身體軀干,包括頭、頸、腳的任何部位抵達終點線后沿垂直平面。×
09.三級跳遠的三跳順序應該是兩次跨步跳,一次跳躍!
10.田徑全能比賽的各單項之間的比賽間隔至少應有30分鐘的休息時間!
11.中長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發(fā)!
12.測量跑道的長度應在跑道內(nèi)突沿外沿以外20厘米處測量!
13.耐久跑是提高學生無氧代謝能力的有效手段。×
14.徑賽的距離應從起點線的后沿量至終點線的后沿。√
15.跳遠比賽中只要觸接到跳板前沿紅線就判試跳失敗!
16.跳高比賽中,在某高度上運動員可以第一次或第二次試跳后申請免跳!
17.投擲比賽中丈量成績以1厘米為最小單位。√
18.側向滑步推鉛球最后用力動作是通過蹬腿、送髖、轉(zhuǎn)體、挺胸、低頭、推臂、撥球連貫動作將球推出!
19.籃球運動起源于美國,由美國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發(fā)明的。√
20.籃球比賽中持球隊員身體部位觸接端線或邊線均判出界!
21.籃球比賽中,投籃球碰籃框后彈回,被站在后場的同隊隊員搶住,則不應判罰球回后場!
22.籃球中的掩護戰(zhàn)術屬于基礎性的防守配合!
23.籃球比賽中裁判鳴哨時所有球員應立即暫停所有動作,等候判決!
24.籃球運球變向時手應拍擊球的上部!
25.防守籃板球的爭搶,個人的彈跳力應重要于防守的卡位。×
26.急停是指快速移動中突然停止,借以甩開防守者的方法。急停動作有一步急停和兩步急停!
27.排球比賽中后排隊員不得參與進攻!
28.排球規(guī)則規(guī)定,替補隊員每局只能一場比賽一次,替補開始上場陣容的隊員。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換下場的隊員來替換!
29.排球比賽中A隊隊員在接發(fā)球時,用腳將球踢到了對方場內(nèi),裁判員判其違例!
30.排球比賽中嚴禁用腳踢球!
31.處在越位位置的運動員接觸球就應該接受判罰。×
32.足球比賽中罰間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33.一場足球比賽受到紅牌或累計2張黃牌時,受罰者應罰出場外,但仍可參加下一場比賽!
34.足球個人進攻戰(zhàn)術包括:停球、跑位、運球過人、射門!
35.平衡是指人體相對地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6.行進間動令,除了向左轉(zhuǎn)走外,其余動令均落于右腳!
37.口令是體驗教師課堂常用的指令性術語,動令和預令之間不應有任何停頓,以免影響學生的行動!
38.隊列向右轉(zhuǎn)走是出左腳向新方向前進!
39.韻律操比賽,可設規(guī)定動作和自選動作。規(guī)定動作由競賽組織部門確定,采用統(tǒng)一的動作和音樂進行!
40.支撐擺動要求以肩為軸,腳向遠伸,髖向遠送,身體伸直!
41.直腿后滾翻的保護幫助方法是保護者單手提拉練習者臀部幫助推手和翻轉(zhuǎn)!
42.長拳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馬步、弓步、仆步、虛步、歇步!
43.如八個隊員參加比賽,采用單淘汰制,其比賽場次為七場。√
(六)、生理保。
01.身體素質(zhì)可以相互轉(zhuǎn)移,例如力量素質(zhì)的提高可以使速度素質(zhì)也得到提高!
02.根據(jù)科學研究,糖是運動時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03.測量安靜時脈搏一般在安排在上午比較好,年齡越小,脈搏越慢。×
04.科學的身體鍛煉可以促進人體形態(tài)、機能的發(fā)育,運動能力的提高,適應環(huán)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強!
05.體育鍛煉前的準備活動,可減少肌肉的粘滯性!
06.正常成年人脊柱從正面看是筆直的!
07.從事力量訓練時應先做小肌群的動作再做大肌群的動作!
08.高中階段女生的運動能力一般都低于男生。√
09.重力性休克是在劇烈運動中,由于體內(nèi)大量缺氧所引起的暫時性腦貧血而發(fā)生的休克!
10.健身鍛煉與適度的控制飲食相結合,是公認的安全可靠,科學的減肥方法。√
11.人體每天消耗的能量來自營養(yǎng)素,營養(yǎng)素包括糖、蛋白質(zhì)、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12.高中階段是力量素質(zhì)發(fā)展較快時期,應安排多種多樣的力量練習,全面發(fā)展各部位力量!
13.進行人工呼吸與胸外擠壓挽救時,所實施方法的比例應是1:4!